2025分会场十:加速康复分论坛--围术期药学MDT实践
2025-09-29 08:30:57
2025年6月15日上午,2025年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加速康复分会场--围术期药学MDT实践”在南京召开。分会场由北部战区总医院赵庆春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陈孟莉教授以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段金菊教授担任共同主席与主持。出席分会场的嘉宾包括东部战区总医院周国华教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杜瑞琴教授,南部战区总医院季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本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彬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康烨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瑞琴教授以及解放军总医院李金斌药师。
精彩分享
(一)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
东部战区总医院周国华教授分享了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加速康复外科是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通过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如缩短禁食、早期营养、多模式镇痛等),减少创伤应激,加速患者康复。该理念自2006年由黎介寿院士引入中国后,历经政策推动和标准化建设,现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东部战区总医院ERAS探索之路已有二十年的经验,目前在普通外科、心胸外科和骨科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临床药学的深度参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优化与ERAS核心要素有关的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促进患者康复。
(二)ERAS背景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整合治疗策略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杜瑞琴教授分享了ERAS背景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整合治疗策略。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目前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2%,糖尿病可以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而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跌倒及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能力的不断提升,诊断和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对于基层医师尤为重要。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综合管理可以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疾病负担。多学科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规范化的综合管理,实现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控制。
(三)抗菌药物在ERAS中的合理应用
南部战区总医院季波教授分享了抗菌药物在ERAS中的合理应用。本次分享以一个案例说明在ERAS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具体策略。抗菌药物在ERAS中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外科医生、麻醉师、药师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与疗程、密切监测与评估以及注意相关事项,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四)心血管外科的ERAS实践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本志教授分享了心血管外科的ERAS实践。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外科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中的实践探索,是近年来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药学服务的重要方向。ERAS的核心是通过循证医学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减少手术应激、缩短康复时间并改善患者预后。临床药师作为多学科团队的关键成员,在心血管外科ERAS中通过合理用药管理、个体化药学监护及患者教育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显著降低了药物相关风险,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未来需进一步整合多学科资源,推动ERAS药学路径的标准化与精准化,最终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目标。
(五)ERAS理念下的营养支持:从代谢调控到临床实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彬教授分享了ERAS理念下的营养支持:从代谢调控到临床实践。加速康复外科(ERAS)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其中营养支持是核心环节。报告深入探讨ERAS模式下营养干预的代谢调控机制与临床实践策略:解析手术应激引发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肌肉分解),阐明营养支持如何通过调节炎症反应、肠道微生态及免疫稳态促进康复;系统讲解术前碳水化合物负荷、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目标导向性蛋白质补充等循证方案,覆盖患者筛查、个体化配方制定及并发症应对;剖析临床常见误区,提供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长期预后的实操路径。
案例分享
(一)一例心肾联合移植患者的病例分析
北部战区总医院康烨副主任药师带来的是一例心肾联合移植患者的病例分享。器官移植是患者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理想的手段,同时进行心肾移植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多,包括感染、急性排斥反应、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灌注肺、心律失常等。治疗中涉及的难点多、用药多、用药时间长,需要多学科联合。临床药师对我院第一例实施心肾联合手术的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发挥专业优势,在患者术后的抗感染、抗排斥及围术期循环管理等方面的治疗中,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关注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协助个体化调整和优化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在患者的个体用药选择,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发挥作用,保证了患者治疗期间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一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精准抗感染治疗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张瑞琴主任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精准抗感染治疗的案例分享。62岁男性患者因持续性腹痛入院,既往有12年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及长期吸烟饮酒史。初诊为急性消化道穿孔或阑尾炎,行急诊剖腹探查及阑尾切除术。术后多次出现切口感染、胸腹壁脓肿、小肠膨出等严重并发症,需反复清创、引流及二次手术。治疗中,临床药师基于病原学培养及药敏结果,结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理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MCS)优化抗菌方案,动态调整剂量并协同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路径。案例表明,精准抗感染需突破传统“广覆盖-降阶梯”模式,整合宿主代谢状态、病原体耐药特征及药物PK/PD参数,实现感染控制与降低耐药风险的双重目标。药师全程参与治疗决策,凸显其作为“药学守门人”在多学科协作中的核心价值。
(三)一例胃癌加速康复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的病例汇报
解放军总医院的李金斌药师带来的是一例胃癌加速康复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的病例汇报。所有的肿瘤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干扰营养素的摄入和利用,从而造成营养不良。在肿瘤患者中,胃癌病人中营养不良发生率几乎是最高的,超过了其他所有肿瘤,营养不良及恶液质发病率均占所有肿瘤的第一位。早在2007年黎介寿院士就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胃癌胃切除手术的ERAS研究,并在国内多家医疗中心得到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极大地推动了国内胃癌患者的ERAS进程。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有所提高。通过对一个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围术期加速康复治疗过程中关于营养治疗的讨论分析,提高对于胃癌患者营养治疗的认识。并希望通过预康复和围术期加速康复相结合的办法,减少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达到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目的,为胃癌患者治疗提供多元的选择。
撰稿人:孙雪
审核人:赵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