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十一抗感染药物治疗-多科协作,多措共举,遏制耐药

2021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2021-07-23 08:44:02

202169日下午,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抗感染药物治疗分论坛成功举行。

 

此次抗感染药物治疗分论坛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承办。分论坛以多科协作,多措共举,遏制耐药为会议主题,聚焦多学科视角下抗感染治疗的新进展,为国内的临床药师及医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本次分论坛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共吸引2.3万余人次的行业人士线上参与直播观看。


 

嘉宾合影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卢晓阳主任担任主席,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建华主任和浙江省人民医院黄萍主任共同主持,来自全国的7位临床专家与药学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药事管理科卢晓阳主任发表开幕式致辞, 卢主任指出当前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因此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加强抗菌药物的管控是一项多举措的工作,需各方面共同努力。本次分论坛聚焦于抗感染药物,邀请一线的临床和药学专家从抗感染药物治疗文件新进展、WHO抗生素目录的调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皮试实践、CRO防控与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真实世界儿童用药剂量的新探索、抗菌药物集采品种的应用与评价和多重耐药纳米靶向抗菌制剂研究等角度分享抗感染治疗的新理念,相信定会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带来一场顶级的感染学术盛宴。


 

首先来自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王曼莉副处长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为主题,主要基于当前微生物耐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背景和内容,呼吁各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都需充分认识做好抗微生物药物管理的重要性,全面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出需立足多学科协作,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能力,提高全民合理用药意识。

 

来自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制剂研究所副所长杜永忠教授给我们分享了多重耐药菌纳米靶向抗菌制剂研究,向我们介绍了基于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构建纳米递药系统,以减少细菌对替加环素的外排,并利用抗原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以提高靶部位药物浓度,动物模型验证了可实现对耐药细菌感染的安全高效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孟娟副教授以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皮试临床实践为主题,向我们介绍了皮试的原理、诊断价值,就青霉素皮试引出我国现行青霉素皮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正确看待皮试结果。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明确指出头孢菌素给药前常规皮试无科学依据,弊大于利,建议取消。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俞云松副院长为我们带来的研究内容是“CRO防控与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从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科细菌同源性分析,讲到了世界卫生组织CRECRABCRPsA预防和控制指南八项核心推荐措施。接着从药物PK/PD及患者危险因素等角度评估重症感染患者如何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最后结合细菌耐药机制通过生动的实例分析总结了CRO感染的诊治与防控。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张菁教授为我们分享了真实世界证据外推儿童用药剂量新探索,首先介绍了儿童药物研发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的必要性及E-R分析在儿童用药研发中的应用,然后基于万古霉素成人儿童统一PopPK模型,将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人群的数据进行桥接,预测PK/PD指数(AUC0-24/MIC),结合中国儿童感染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微生物清除率,为中国儿童患者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提供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优化给药方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主任徐萍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抗菌药物集采品种的应用与评价。以湖南省抗菌药物集采为例,从价格、目录、质量层次等方面分析了集采药品品种特点,针对临床来自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质疑和担心,临床药学部借助TDM等专业手段和技能,深入参与个体方案的制定、群体数据的评估评价,发挥“药有所长”的专业技能。同时进一步开展集采品种的应用调查,对于集采药品的安全有效性及时向上级部门递呈建议,以利于政策更完善、更可行。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曾玫副主任为我们带来了从WHO抗菌药物目录和分类动态调整看抗菌药物管理。曾主任首先从WHO EML/EMLc 抗菌药物目录遴选原则、AWARE分类等介绍了WHO 基本抗菌药物目录及调整背景,然后介绍了2019年抗菌药物目录的更新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合理使用抗生素处方者的角度呼吁使用抗生素应参考机构的临床指南和路径,使用抗生素前应行病原学检查和快速诊断,避免抗生素无指征使用,掌握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

本次分论坛持续了近4个小时,在卢晓阳主任的会议总结中落下帷幕。此次会议报告内容精彩纷呈,聚焦了抗感染药物治疗领域最新的热点问题,定会为临床药师在今后抗感药学服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指引。